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16年將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其中明確提到,要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到,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發展無疑是向好的。從2014年全國兩會結束到現在,國家圍繞環保出臺的政策法規文件達數百件,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僅在大氣霧霾和水治理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后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而這僅是2016年國家在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方面從指標考核跨到效果考核的目標要求。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
"十三五''環保投資預計將比“十二五”有較大幅度增長
從發展形勢看,“十三五”時期,是資源能源支撐工業化完成、經濟爬坡過坎、城鎮化進程推進的重要階段,帶來的污染排放新增壓力仍將處于高位水平。而前期快速工業化進程中累積的環境問題,數量巨大、成因復雜,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新老問題、新舊壓力疊加,應對難度及風險明顯加大。
隨著近年來環保任務不斷增加,我國環保投資規模呈逐年遞增趨勢,投資規模增長較快,但與實際需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現行統計口徑下,我國環保投資占GDP的比例在1.4%左右。2002—2013年,歐盟28國環保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2.28%之間。總體上,與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環保投資占GDP比例不高。根據GDP增長預期以及環保投資占GDP比例分別達到1.5%、2.0%和2.5%三種情景,測算得到“十三五”環保投資在6萬億到10萬億元之間。當前,環保投資存在投資效率不高、缺乏長期穩定保障、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的市場化機制尚不健全等問題。
新“資本+” 怎樣玩?
在巨大投資規模下,錢從哪里來?成為擺在市場面前的最直接問題。“錢”的問題,不能單靠政府,也不能單靠企業,而是需要更多的資本力量來助力產業發展。
資本眼中的環保產業是怎樣的?
1、長周期。長周期是環保產業非常重要的屬性。有人類社會以來,人們對環境品質的要求就一直存在。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相信未來周期性也會長期存在。對于環保企業而言,從過去做簡單的環保設備,到現在做綜合生態治理,從簡單做EPC的一次性服務,到現在追求全周期性服務,這種趨勢也體現了產業的長周期性。
2、強需求。環保產業很大,需要錢、需要資金、需要資本,這種需求是剛性的。三大行動計劃將帶動萬億級投資規模,政府沒有足夠的錢,但項目卻不斷上馬,項目越大個體需要的資本就越多,因此對于環保產業而言,無論是業主還是客戶,對資本的需求都是一種強需求。
3、開放性。未來希望政府有開放的心,金融資本也要有開放的心,對政府、對企業開放。環保企業需要擁抱資本,需要借助資本來做大做強。資本具有逐利性,“錢”是有成本的。隨著環保產業越來越市場化、社會化,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這個領域,政府和企業逐步意識到“錢”是有成本的,這推動了環保產業的更加市場化。資源和資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保證了環保產業能夠持續的借助資本,健康發展。
金融資本如何+環保產業?
1、股權結構的優化。股權結構優化包括資產重組,比如重慶水務的資產重組,就是進行了很好的頂層設計后完成的。頂層設計就需要資本和企業共同商議,然后拿出解決方案。
2、初創、成長式基金。像這類機構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做VC、PE等方面的投資,與很多環保企業進行合作,但在合作過程中也有不愉快的時候。資本對于環保企業來講,是一個助推劑、加速器。環保企業要認真去對待資本,在對的時間,選擇適合的資本合作,過早或過晚都會錯失很多機會。
3、并購基金。并購基金規模比較大,對于資本來說,是要買下一個企業,或者控股一個企業。現在很多產業公司也在做這件事,產業資本聯合金融資本做并購。隨著二級市場的火爆,這種趨勢也更加火爆。
4、PPP項目基金。這類基金有對能力的考量要求:融資能力考量;風控能力考量;當然實際上投資公司對項目不太理解,所以在參與這類項目投資時,可能會拉上產業資本或者一家懂環保產業的公司一起來幫忙判斷,由他們來做項目運營、管理等,這可能是未來PPP項目的資金運作模式。
5、產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的理解是基于國家層面的,國家匹配一些資源或者給予一些特殊的政策支持等。目前環保產業中,還沒有一支真正算得上做產業投資基金的。這類基金國家一般是通過像PE等平臺,利用這些平臺的金融資本優勢,完成資金投入的。
6、企業要有胸懷。目前國內很多環保設備公司一直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經驗的過程中不斷進步,不斷出現像碧水源一樣嘗試創新并取得進步的企業。碧水源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通過與資本的結合,從最初的三個億收入到現在三十多億的收入,目前市值近600多億。
十三五”環保市場潛力巨大,總的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而相關人士則認為十三五總的社會投資可能超過20萬億。環保產業萬億級別市場的開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資本和資源向這一產業聚集。20萬億的逐金空間里,是做獵人還是成為被獵者?是做專業性細分冠軍,還是傾其所有通吃產業鏈?相信每個市場的參與者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方向。